TM7000H 20吨 泉州-泉州 送达
7042 10吨 厦门-泉州 送达
6095H 33吨 漳州-福清 送达
7042 10吨 厦门-漳州 送达
T30S 10吨 厦门-厦门 送达
M02 3吨 厦门-厦门 送达
T30S 11吨 厦门-泉州 送达
K8003 10吨 厦门-泉州 送达
木材复合材料在极地建筑、深海工程等复杂环境中应用潜力巨大,但传统粘合剂(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存在明显缺陷:耐水性差、高温固化依赖性强、低温脆性高(-196℃易脆裂),且含甲醛、双酚A等有毒残留物。在烃类溶剂环境中,界面粘接强度还会显著下降,严重限制了木材在极端环境的应用。 广西大学李泽权团队受鸟巢蛋白动态交联启发,通过原位环氧化改性羧基丁苯胶乳(XSBL),将非极性双键转化为高活性环氧基团,并结合多氨基预聚物(TAM)和改性二氧化硅,构建了物理-化学双交联网络。该冷压粘合剂(ETGSO)实现了超高干/湿剪切强度(4.03/1.96 MPa),在-196~85℃极端温度下强度损失7%,液氮环境(-196℃)强度保持3.67 MPa,且耐溶剂性突出(36天浸泡后强度保留70%)。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研究团队受鸟类唾液蛋白的刚柔嵌段结构启发(图1a),开发了三步合成策略:首先利用甲酸/过氧化氢将XSBL双键环氧化(EXSBL),引入高活性环氧基团;随后通过多臂胺基预聚物TAM与EXSBL开环交联形成共价网络(EXTM);最后添加阿拉伯胶和氨基化二氧化硅(KH550-SiO₂)提升耐水性(图1b-c)。该设计使粘合剂在-200~75℃宽温域内剪切强度远超同类产品(图1d)。 图1. 仿生设计与合成策略。 化学结构验证显示:FTIR/XPS检测到环氧基特征峰(796/881/1254 cm⁻¹)及氧元素含量从15.68%增至28.27%,证实环氧化与开环反应成功(图2a-d);XRD谱图表明非晶态结构可吸收能量降低脆性(图2e);热分析则揭示交联网络使热分解残留质量提升至6.5%,玻璃化转变温度从-14℃升至9℃(图2f-g)。AFM显微图像中明显的硬/软相分离结构(图2i)进一步解释了材料抗冲击性提升的原因。 图2. 化学结构与性能验证。 在冷压粘接性能测试中,团队优化出环氧化4小时、TAM添加1 wt%的最佳工艺,使干/湿剪切强度达3.00/1.58 MPa(图3b-c)。极性基团通过氢键与木材结合,剥离功提升至2.47 J(图3d),仅需3 cm²粘接面积即可承载95 kg重量(图3f)。界面浸润机制研究表明,ETGSO在木材表面50秒内接触角从61.74降至52.56(图4a-b),分子静电势差增大显著强化了氢键作用(图4e)。 图3. 冷压粘接强度。 图4. 界面浸润机制。 超低温性能测试揭示关键突破:-10~85℃内储能模量(G')始终高于损耗模量(G''),表明弹性网络主导流变行为(图5a);液氮环境(-196℃)下粘接界面可承受10 kg负载且体积无收缩(图5e),浸泡60天后强度仍保持3.87 MPa(图5g)。环境稳定性验证显示:乳液储存28天未破乳(图6a);阻燃性提升使热释放峰值降至430.7 W/g,极限氧指数从15.23%升至20.17%(图6c);在二甲酰胺等溶剂中浸泡40天后强度保留率超70%(图6e-f)。 图5. 超低温性能。 图6. 环境稳定性。 应用前景 该粘合剂通过冷压工艺(0.3 MPa压力120秒+12小时固化)避开了传统高温固化缺陷,适用于极地房屋、深海石油平台、航天器等极端环境,为木材工程在复杂场景的应用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
英力士近日宣布,其子公司英力士苯酚(INEOS Phenol),也是全球最大的苯酚和丙酮生产商,计划永久停止其位于德国格拉德贝克的苯酚和丙酮生产基地的生产。欧洲高昂的能源成本加上欧洲惩罚性的二氧化碳税政策,导致欧洲在与中国进口苯酚和全球供应过剩的竞争中丧失了竞争力。 英力士表示,这项决定是经过详细的战略评估后做出的,关闭的具体日期尚未确定。欧洲竞争力的缺乏已导致多家苯酚和丙酮下游消费企业退出,以至于当地需求已不再支持格拉德贝克工厂的运营。该工厂始建于1954年,未来需要大量投资。 英力士集团董事长Sir Jim Ratcliffe评论道:这是欧洲能源竞争力完全缺失以及盲目推行碳税的后果,这正在导致整个欧洲大陆大规模去工业化。除非监管机构醒悟过来并采取行动,否则格拉德贝克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据了解,英力士位于格拉德贝克的苯酚工厂每年可生产65万吨产品,是世界上同类工厂中最大的工厂之一。该工厂直接雇佣了279名员工,并间接支持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该工厂生产的苯酚和丙酮用途广泛,包括汽车前后灯组、印刷电路板和风力涡轮机叶片制造所必需的树脂、制造汽车刹车片的树脂以及整个制造业使用的溶剂。 2024年以来,英力士已进行多项业务调整,包括出售英力士卫生产品业务、关闭英国合成乙醇工厂、出售复合材料业务、关闭位于俄亥俄州的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生产基地、关停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尼亚市的苯乙烯工厂等。 西湖化学关闭环氧工厂 在同一天,据相关报道,美国化工公司Westlake Corp. (西湖化学)决定停止位于荷兰佩尔尼斯工厂的运营,预计将造成230个工作岗位流失。 据悉,该公司将关闭该工厂的双酚A (BPA) (产能15万吨/年)和液体环氧树脂(产能10万吨/年)装置,且不会重启其于2024年7月停产该工厂的烯丙基氯和环氧氯丙烷装置。并计划继续利用其位于德克萨斯州迪尔帕克的液体环氧树脂和BPA产能向欧洲客户供货。 Westlake表示,其欧洲业务的恶化是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在与当地工会和工会协商后,该工厂将于2025年关闭。而当地工会代表表示,这一消息对所有相关员工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2024年,Westlake与另外两家欧洲环氧树脂生产商Olin Corp.和Spolchemie AS联合请求欧盟委员会对来自中国、韩国、中国台湾和泰国的进口环氧树脂进行反倾销调查 。 今年2月27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初裁结果,初裁公告裁定临时反倾销税的税率如下图,最高达40.8%。虽然此次调查导致除韩国外所有国家都征收临时关税,导致环氧树脂价格短暂飙升,并于2025年3月18日达到每吨2600欧元的峰值,但由于汽车和建筑行业需求持续低迷,2025年6月10日欧洲液体环氧树脂现货价格已回落至2250欧元/吨,恢复至征收反倾销税前的水平。 欧洲化工迎关停潮 除上述两家企业之外,近期包括陶氏、亨斯迈、科思创、壳牌、利安德巴赛尔、科慕等巨头都表示因高昂的能源成本、监管负担过重和产能过剩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欧洲的行业状况,决定调整欧洲相关业务。 亨斯迈CEO曾在相关采访中表示,欧洲立法并设定了目标,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可行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今年2月英力士发布一则欧洲化学工业正在走向灭亡的声明。声明中显示,欧洲政府政策导致能源价格高涨和高昂的碳税账单,英力士在科隆的工厂天然气费用比美国高出1亿欧元,电费比美国高出4000万欧元,碳税账单正朝着令人震惊的1亿欧元上涨。政府的政策是将关闭欧洲所有的石化企业,但由于政府一次又一次未能采取行动,因此包括英力士及其所有的主要竞争对手都在计划退出欧洲。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合肥卓尔塑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逐级筛分的色母粒振筛机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000902U,申请日期为2024年04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逐级筛分的色母粒振筛机,涉及振筛机技术领域,包括振筛箱,所述振筛箱的侧面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筛箱的内部设有隔板,隔板设置有两个,将振筛箱的内部分隔为三个不同的腔体,所述振筛箱的顶部设有筛分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支撑架、安装架和挡料板,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振筛箱的内壁,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支撑架的顶端,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卡合有筛分板,筛分板设置有三个,依次与三个腔体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筛分机构中设置的三个筛分板能够对色母粒进行逐级筛分,并且依次下落至相应的腔体内,同时通过可移动的挡料板能够对筛分的色母粒进行挡料,使其筛分的更加精确。 合肥卓尔塑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合肥市,是一家以从事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导语: 2025年5月份我国PLA进口量4233.051吨,环比减少35.26%,符合前期预期。4月,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与美国对等关税,影响5月美国PLA进口量下滑明显,环比4月减量超50%,预计6月份进口量延续其影响维持低位水平。虽然5月份中美关税问题缓解,预计PLA进口量完全恢复在7月份前后。 1. 5 月中国PLA进口量减少 图1 2025年中国PLA进口来源国月度数据 数据来源: 隆众资讯 2025年5月份我国PLA进口量4233.051吨,环比减少35.26%,同比减少1.05%,进口均价2392美元/吨,环比增长6.85%。其中对泰国进口量最大为2183.45吨,进口均价2362美元/吨。2025年1-5月PLA进口量24885.004吨,同比增长43.46%。 2. 5月自美国PLA进口量受关税影响少明显 表 2025年中国PLA进口来源国月度数据对比 市场 4月 5月 增减值 增减幅 美国 3652.881 1820 -1832.881 -50.18% 泰国 2827.25 2183.45 -643.8 -22.77% 来源:海关总署 隆众资讯 2025年5月份我国PLA自美国进口量1820吨,环比4月减少1832.881吨,降幅50.18%。5月份PLA进口产品多是3、4月份进口合约,且在2025年5月13日24时前进口到港,未加征关税。下半月进口寥寥无几,主要是4月份发布开始加征关税后,PLA行业内多观望为主,考虑到进口关税率较高,成本增长翻倍,延续到5月中旬几乎无进口签约,5月份自美国PLA进口量减少明显,符合前期预期,预计6月份进口量延续其影响维持低位水平。虽然5月份中美关税问题缓解,预计PLA进口量完全恢复在7月份前后。 3. PLA供需关系一般 价格趋稳 图2 中国PLA市场价格走势(元/吨) 数据来源: 隆众资讯 针对进口PLA产品价格,目前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多稳,美国3D打印线材主要原料4032D价格在20000-20500元/吨。泰国道达尔PLA产品LX175价格在19000-19500元/吨。国内PLA市场价格区间16500-18000元/吨。 目前国内PLA市场货源供应较多,规模企业保持稳定生产,进口货源充足,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下游改性企业生产变动不大,按需接货。终端制品企业开工率小幅提升,降解吸管需求增长,3D打印需求较好,原料方面观望情绪浓,刚需采购为主。其中高光纯PLA主流商谈价格17500元/吨,中光纯PLA主流商谈价17100元/吨,低光纯PLA主流商谈价格16700元/吨左右。预计近期PLA市场气氛一般,成交价格主稳。
6月21日消息,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在高端聚烯烃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线性装置聚烯烃弹性体(POE)生产优化改造项目日前正式获得备案。这一项目标志着我国在关键新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该项目采用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成套技术,通过对现有线性聚乙烯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将形成年产4万吨气相法聚烯烃弹性体的生产能力。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此次备案的技术路线包含多项创新工艺,特别是在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和高黏度反应控制等核心环节实现了技术突破。 作为配套工程,大庆石化同步推进10万吨/年-烯烃装置建设,重点生产1-己烯和1-辛烯等关键共聚单体。同时,规划建设的500吨/年催化剂生产基地将为POE生产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这些配套设施的建成将大幅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技术研发历程显示,中国石油研发团队经过十年持续攻关,先后突破了催化剂设计、聚合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瓶颈。2023年建成的千吨级试验装置已稳定运行,为本次产业化项目提供了充分的技术验证。目前,3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6年中期建成投产。 行业专家指出,POE作为高端聚烯烃材料,在光伏封装、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该产品完全依赖进口,此次国产化突破将显著改善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供应链安全。随着后续产能的逐步释放,我国在高端聚烯烃材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将得到实质性提升。
【导语】近期以伊冲突,油价走高,油制 聚丙烯价格 上扬,但聚丙烯终端制品行业开工有限,原料消耗量有限,聚丙烯商业库存环比走高。 图1 2024-2025年国内 聚丙烯市场 价格走势分析(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 隆众资讯 近日聚丙烯市场现货价格上涨,价格波动区间在7171-7272元/吨。地缘局势冲突引发未来供应忧虑,原油强势拉涨,成本带动市场情绪扭转,聚丙烯进入上涨区间。基本面,周内仍有装置陆续重启,聚丙烯产能利用率攀升至80%上方,成本端压力暂未转移至供应上方;需求对高价跟进意愿不高,随着期货上涨,聚丙烯基差收窄。 表 1 主力下游产能利用率表 产品 本期 上期 涨跌幅 下期方向 塑编 43.56% 44.40% 减少0.84个百分点 注塑 55.78% 56.09% 减少0.31个百分点 BOPP 60.41% 60.41% 持平 PP 管材 36.03% 36.03% 持平 PP 无纺布 36.65% 37.15% 减少0.5个百分点 CPP 57.00% 57.63% 减少0.63个百分点 PP 透明 45.95% 46.20% 减少0.25个百分点 改性PP 61.67% 61.88% 减少0.2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近日主力下游仅BOPP、PP管材负荷持平,其他品种开工率较上期均减少。以伊冲突国际油价上涨,聚丙烯原料走高,终端行业正处于需求淡季,房地产项目开工偏低,导致冷热水管、水泥袋需求偏弱,对PP管材、塑编行业整体开工略有拖累,其次消费者对汽车、家电需求偏弱情况下,改性PP、日用注塑PP开工偏弱运行。受天气高温因素影响,纸尿裤销量下滑,PP无纺布行业新单有限。 传统需求淡季的影响,预计下周聚丙烯制品行业开工率或有稳中震荡下滑的可能 图2 2023-2025聚丙烯下游制品平均原料库存 走势图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截止本周,聚丙烯下游制品行业原料库存天数平均在10.34天,环比-0.86%,同比-0.96%,从不同行业来看,仅BOPP库存小幅走高,其他下游库存均呈现下滑趋势,其中塑编、PP管材下滑较明显,主因房地产项目开工偏弱,建筑用冷热管、水泥袋需求偏低,加之化肥袋、麦收放缓,编织袋需求整体下滑,供需博弈下,企业补货积极性偏弱。其他PP无纺布、改性PP等行业正处于需求淡季,终端无较大利好情况下,企业多按需适量补货为主。 综上所述, 聚丙烯市场 出现震荡上涨趋势,中间商逢低拿货,终端需求处于传统淡季,下游工厂订单跟进不足,补库积极性有限,多维持按需少量采购策略。